自贡市九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联系电话

    19980222666

盘点世界各地民俗文化之石城灯会篇

发布时间:2024-04-22 09:23

图片









石 城 灯 会


石城灯会,又称“石城客家灯彩”,是一种集灯具、音乐、舞蹈、美术、剪纸、服饰、竹木工艺等于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主要流布于江西赣南的石城县,是当地客家人民传统的民间风俗。

2008年,石城灯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 史 渊 源

石城灯会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南唐时期(公元937年—975年),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图片

自公元953年,石城设立县治开始,南迁的中原汉人大量迁居石城,与当地土著一同开发这片闭塞而落后的土地,由此将中原的灯彩文化传入当地。此外,在江西石城方言中,“灯”与“丁”同音,因此舞灯便有了祝愿人丁兴旺、家宅吉祥之意,可见其发源可能还与人们祀神祈灵、祈求平安和丰收等精神崇拜紧密相关。

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石城灯彩更多地与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地方文化相融合,灯彩种类逐渐增多,并由娱神逐渐向娱人方向发展,呈现为由祈祷性的灯彩发展为兼与娱乐和婚嫁红白喜事等民俗事象相结合的具有多重功能的灯会活动。

图片

既有每年新春正月间的游村串户的舞灯,也有婚嫁红白喜事时专用的各式灯彩。既有端午时节“装故事”表演的“罗汉灯”,又有由采茶歌发展而来的“茶篮灯”,还有各路神仙、菩萨生日时表演的特殊灯彩活动等。

清末明初

经数百年的薪火相传,石城灯彩至清末民初时已经形成了有固定节令的灯会习俗。

如正月元宵节,彩灯歌舞遍及城乡;二月花朝节,焚香点灯敬花神;三月清明节,点灯开祠祭祖先;四月佛诞节,佛徒信众竞放河灯;五月端午节,划龙船,抬菩萨出游“装故事”,演“罗汉灯”;六月尝新节,庆贺丰收办灯会。

图片

七月十五中元节,为亡灵烧纸钱放夜灯;八月十五中秋节,烧瓦窑(瓦子灯)请月光姑姐下凡问事;九月重阳节,登高赏菊、放孔明灯;十月赶庙会,出灯游神演戏;十一月后稷菩萨诞辰,张灯演戏;十二月过小年,送灶神上天奏好事。

形成所谓“月月有节,节节有灯”的石城年节灯俗。 

新中国成立后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石城灯彩的发展呈现出了两个方向:一是在乡村民间继续按传统的灯会习俗,延续农历新年的元宵闹花灯和“装故事”表演等古老的传统表演;二是新文艺工作者与民间艺人一起挖掘整理传统灯彩表演,在保持传统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去粗取精、推陈出新,改编、创作了具有崭新内涵的灯彩表演新形式。


✦  +

+

活 动 形 式

石城灯会形式多样,其主要活动形式为每年新春的正月初一至十五元宵花灯会、为各路神庙菩萨举行庙会灯彩时的游境、游段和游街以及民间某些特殊灯会活动等。

元宵灯会

在每年农历新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石城民间都会举办元宵灯会。灯会为群众自发组织,由当地的乡绅、族长、神庙庙长及各村庄的灯彩爱好者自发牵头,负责组织灯会的各项具体活动。

图片

新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为出灯期。出灯当日,白天由灯头及灯会成员将“恭贺新喜”的礼节灯片,送到当地各乡镇、村屋宗祠及各家各户,灯片上书“奉送龙灯(或茶篮灯)一堂”的灯名和灯队字样。傍晚时分,灯铳(chòng)连放三响,通知出灯即将开始,而后点亮火把、灯具,灯队成员依次排列至本村宗祠或社公庙、神庙等处进行首场演出。

图片

先由“灯头”举雄鸡喝彩,众人和之,而后杀鸡祭典。在鼓乐声中,灯队表演“打八仙”,舞唱之后停止。然后再列队出村,灯队走村串户表演,所到之处,接灯人家,皆在祖宗神位前点燃灯烛香火,并放鞭炮,迎接灯队入厅堂,首先至厨房“打八仙”,而后列队至厅堂赞礼喝彩,再进行灯彩表演。演出节日的长短由“灯头”负责掌握,灯头一声哨响即表示舞灯毕,接灯人家向灯头敬烟、茶或酒和一个红包作为答谢,燃鞭炮欢送灯队出门,再到下一处演出,至当日送出灯片的人家演完为止。

如此循环,直演灯至元宵节。正月十六日则举行“谢灯”宴会,宴庆之前,全队人员像演出一样,点燃灯火灯具,在发灯首场演出的地方,进行最后一场灯彩表演,演完之后,要将灯具送到有流水的溪河旁烧化(有的将灯架留下,来年再用),并将灯灰扫入河中,放鞭炮后,即返回宴庆。

庙会灯彩

石城庙会灯彩即指民间所谓的“装故事”表演,为各路菩萨、神仙的生辰而举行的游垅、游段和游街等灯彩活动,包括东岳大帝、城隍福主出巡游灯等仪式活动。

图片

其出巡时间为每年农历端午节和各神仙菩萨的生辰等。

其出巡仪式为:先放鞭炮开路,由20人沿路燃放,其后是2人举一大红横幅出巡标语作先导,2人各持一只高脚箕笼灯紧随,接着是由10至12人组成的吹打乐队,旁边有2条双龙戏珠九节龙灯,每支龙灯分别由10人把握,最后是由5人组成的管弦小乐队。

图片

接下来是“装故事”表演的灯队人员,视节目不同,人数由20至上百人不等,所表演的“装故事”节目有《白蛇传》(宝伞灯、茶篮灯)、《天女散花》(莲花灯)、《观音坐莲》(罗汉灯)、《西游记》(五色马灯)和《八仙过海》(高脚牌灯)等。


✦  +

+

传 承 保 护

图片

石城灯彩是中华民间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千百年来沉淀的结果,是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与创造。在千余年的表演过程中,不断融合了中国的道教、玄孺、政治伦理和风俗民情,成为极具客家文化特色的民俗表演形式,蕴含着丰富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朴实表达,直接反映了客家人的思想、性格和品德,具有一种内在的精神文化价值。

图片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加强对石城灯会国家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石城对客家灯彩进行深度挖掘整理,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石城先后建成综合性传习中心1个、灯彩展览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点4个,县城学校设立灯彩非遗传承示范基地2个,强化非遗传承人培育和扶持。

此外,还组织开展石城灯彩进机关、进农村、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人熟知灯彩知识、了解灯扎工艺、学会灯彩表演。同时,在石城全县公开评选灯彩技艺传承人,多措并举、有效打破传承人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困境。


(声明:文字内容来源中国彩灯博物馆,旨在传递更多信息用于网络分享,若有版权异议及其它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图片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自贡市九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 狮说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