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世界各地灯会民俗文化之屏南双溪元宵灯会
九彩文化 2024-04-23 09:28 四川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丰富多彩的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镇“城隍出巡”
再现千年传统文化
北宋年间,双溪就有民俗巡游活动。由最早的香亭迎神、火龙祈福、靖姑斩蛇等活动逐步发展成如今形式多样的民俗闹元宵活动。自明代以来双溪每年都举办元宵民俗活动,清初开县以后,增加了游城隍庙等踩街活动,元宵灯会更是丰富多彩,主要内容有:舞香火龙、舞白蛇灯、彩坪巡游、踩高跷、鼓亭音乐、香亭、舞狮子花灯巡游等。2007年8月28日,屏南双溪元宵灯会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双溪的香火龙起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最重要,也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春节民俗活动。爆竹声此起彼伏、烟花阵阵腾空。百米香火巨龙在夜色中吞吐着龙珠,伴着锣鼓节奏缓缓游出,古镇顿时沸腾。锣鼓声、烟花爆竹声、呼喊声、脚步声、欢笑声……声声交织,仿佛游龙出海的涛声,流淌在古朴的街道里,喧闹而又喜悦。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双溪元宵民俗作为屏南活态民间艺术,从明代双溪庙会发展为现代大型民俗活动,从组织、运作、信仰、会社等诸多方面均保持古貌不变,具有独特的民俗研究价值、宝贵的民间艺术审美价值、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
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长江中,历代文人留下了无数盛赞元宵灯会的佳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词人辛弃疾的《元夕》就是元宵盛况的一段截屏。在古镇双溪,“闹元宵”依然古朴、依然热闹、依然吸引着四邻八乡的人潮,展现着令人向往的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