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九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联系电话

    19980222666

盘点世界各地灯会民俗文化|福建篇

发布时间:2024-06-13 09:33

图片

·云 赏 非 遗 彩 灯·


为了让大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灯文化

我们推出了“云赏非遗彩灯”线上系列活动

今天来到

  福建!

图片

泉州花灯作为福建省泉州市传统美术之一,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它的制作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

图片

▲馆藏泉州花灯:雅室兰香宫灯


据南安丰州傅姓、黄姓族谱记载:唐僖宗年间,傅实以尚书左仆射衔带兵入闽,驻于武荣(泉州府前身),在桃源建唐王宫,按长安结灯的礼仪祝圣天子万年,于是有了桃源点灯的开始。宋朝(公元1127—1130年)靖康之变后,皇室向南迁移,皇族将很多文人、乐师和能工巧匠带到泉州。而皇宫的奢华生活以及交际礼仪和饰物装扮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泉州区域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在这种背景下,花灯作为节日和朝贺等必备的工艺逐渐兴盛和发展起来,加之各地汇集的工艺人才和泉州当地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品种繁多、造型精湛、内涵丰富的艺术品。

图片

明代中后期,泉州花灯的工艺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而且在质量上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保证。造型工艺的主要材料不仅能够以纸制品代替,还诞生了一些精湛绝伦的技艺。例如:可以将玻璃拉成细丝的“玻璃料丝”工艺;能够变幻闪耀的“五色纸”工艺;以稻草为材料的“草灯工艺”等。在一定程度上泉州花灯技艺已经达到了顶峰。

清朝末年,泉州刻纸大师李尧宝(1892—1983),承继其父李九史的油彩画技艺和其兄李琦的刻纸工艺,吸收古典图案纹样,独创了李尧宝刻纸图案,并把这种精湛的刻纸技艺应用到料丝灯的造型图案上来,用165个纸制等边三角形组合成灯,镶上玻璃丝,创作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此灯光彩夺目,高贵典雅,使泉州花灯的制作工艺和视觉效果都产生重大飞跃,极大地提高了泉州花灯的艺术含量。

图片

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为了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于一九七八年举办了花灯大展,极大地鼓舞花灯艺人的制作热情,艺人蔡炳汉创作首盏针刺无骨灯,这种灯不用骨架,而是将图纸裁成几何图形,用针在这几何图形上刺出精美的图案,拼合成灯,涂上颜料,一旦灯亮,针孔图案便透出亮光,显得光彩夺目,玲珑剔透,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价值。

图片

在历史的发展中,泉州花灯形成了彩扎灯、刻纸灯、针刺无骨灯三大工艺分类,以她独有的刻纸、针刺和料丝镶装技艺闻名。它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泉州花灯在灯体上绘有人物、山水、花卉、鸟兽等传统的题材,而这些图案都有吉祥的寓意,这种寓意性的语言和题材结合泉州当地民俗,有欣赏和教化双重意义,正因为如此它才能让观赏者流连忘返。


第二

RECRUIT

图片

从造型及工艺上说,可用“精美”“工细”“透亮”“巧妙”四个词来概括泉州花灯的特点。泉州花灯艺人根据花灯的骨架结构,在各种材料的透光性问题上体现出较高的智慧和工艺水平,在与图形结合后整个灯体能通透明亮,给人以玲珑剔透之感。


第三

RECRUIT

泉州的灯彩制作过程体现一种综合性,它融合了剪纸、绘画、书法、刀刻、纸扎、糊裱等多种工艺,而且不同的艺人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呈现出各自的风格。


图片

南安英都拔拔灯,源于南宋纤(qiàn)夫“拔船”,定型于明朝万历年间,以游灯为主题,是流行于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的一种集民间信仰、岁时节令、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多种文化表现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民俗娱乐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举行,举办地点在英溪流域各自然村。

图片

英都镇位于南安市西部,有晋江西溪注入贯穿,过境段名为英溪,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内河驿站之一,带动了英溪水上运输的繁荣。英溪中段有一处河道较宽坦、水流平缓,是天然的泊船之地,称为董林码头。

南宋淳佑年间(公元1241—1252年),陈姓船夫为祈求风调雨顺、庇护航行顺利,从古南安县治丰州九日山昭惠庙请来海神仁福王分灵立庙,也叫昭惠庙,俗称董山宫。当地有谚云:“有南山宫,就有拔拔灯。”

图片

宋元交替之际,泉州蒲寿庚献城降元。陈姓作为宋室功臣后裔,拒不归顺,为避杀戮,迁徙别地。陈姓船夫离开英都之后,英溪流域的运输全部由洪姓经营。

至明,洪姓人丁繁衍众多,昭惠庙成为洪氏当境神庙,又在庙里增设神位,奉祀太保公(即海神郑和),拔拔灯后来成为年例。明弘治中叶(公元1489—1506年),拔拔灯队伍增加车鼓舞、花鼓唱、大鼓吹、刣(zhōng)狮等演唱及武术表演项目。

图片


图片

在海峡两岸,有两个滨海地名都叫东石,一个在福建晋江,一个在台湾嘉义,两地共同拥有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元宵灯俗——“闽台两东石, 共数一宫灯”,是两岸民俗相同、同文同种、血脉相连的见证。

图片

 晋江市东石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为“畲(shē)家寨”,直到晋升平年间(357年)尚书林开基为避时乱,偕安员外携亲友15姓,自中原沿江泛舟而下,卜居寨石之东, 故得名东石。

数宫灯发端于明末清初,盛于民国期间。晋江东石与台湾仅一水之隔,从东石坐帆船,一昼夜便可抵达台湾。明代以前,就有东石人到台湾谋生,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去台人数增多,明清两代,不少晋江东石人或随军东渡,或渡台谋生,并定居台湾。他们开山拓海,垦植新区,并以故乡村名为聚居地命名,有东石、布袋嘴等等。

图片

晋江东石有座嘉应庙,奉祀宋代魏了翁祖孙三代圣贤“三公爷”,俗称“三公宫”。相传,洪武年间(1368—1398年),明太祖曾追封东石三公宫(亦称嘉应庙)供奉的宋代“三忠良”为“九龙三公”,东石每年灯节挂灯礼佛,后渐演变为新婚挂灯。迁台的晋江东石人将晋江东石嘉应庙的“三公爷”分灵过海,在台湾的东石乡建庙供奉,现在台湾有二十多处嘉应庙分炉,每年元宵节也在三公宫里张挂宫灯礼佛,台湾的东石乡亲并提前派人于正月十三回乡祭祀“三公爷”,把代表过去一年内台湾乡亲新婚的宫灯数带过来,再把故乡的宫灯数捎回去,两地互报宫灯数,共祝子孙兴旺。

闽台东石灯俗数宫灯活动为期三天(正月十三至十五),每年正月十三开始,在晋江市东石镇和台湾布袋镇嘉应庙(俗称三公宫)同时举行。两地上一年新结婚的新郎官都必须把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三公宫”里,并数一数有几对宫灯,了解一下本地去年成年的男子有多少,与以往相比有何变化。“三公宫”内除各新婚夫妻送来的宫灯外,还有一盏公共的大红绣球灯挂在正中。每当夜幕降临,宫内灯火齐明,各式各样的宫灯与大红绣球灯相互辉映,犹如众星伴月。连续三晚,宫内人潮涌动,连附近乡村的群众也赶来看热闹、赏花灯,参加宫内举行的各种活动。

图片

 闽台东石灯俗数宫灯的高潮是在元宵夜的午夜时分。这一晚众新郎官齐集三公宫,在主事者通报今年台湾及本地的宫灯数,共庆两岸人丁兴旺后,就开始举行宫灯会的重头戏“卜灯”:即新郎官们按送灯的次序在三公爷座前掷“信杯”(一阴一阳为一杯), 掷得杯数最多的可以迎回中间的那盏绣球灯,此时就达到了灯会的高潮,迎回者的叔伯兄弟、亲族都会赶来帮忙,大放鞭炮,用大红甲吹(一种演奏形式)迎回家,挂在厅中,预示着来年的喜气与好运。随后,各人也将宫灯迎回家挂在新房内,祈求婚姻幸福美满。台湾乡亲代表也参与“卜灯”,若掷得大红绣球灯,十六日得专船送回台湾,本地则必须出动“蜈蚣阁”进行欢送,这是闽台地区的一种民间游艺活动,旧时用于迎神赛会的化妆游行,今为文艺踩街形式之一。


(声明:转载来源为中国彩灯博物馆,旨在传递更多信息用于网络分享,若有版权异议及其它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END·

图片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自贡市九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 狮说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