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九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联系电话

    19980222666

盘点世界各地灯会民俗文化之贵州篇

发布时间:2024-06-27 10:12

图片

·云 赏 非 遗 彩 灯·


为了让大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灯文化

我们推出了“云赏非遗彩灯”线上系列活动

今天来到

贵州!

图片

思南花灯戏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唐代思南的文化艺术主要是少数民族歌舞,即统称花灯。随着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和巴楚文化的植入,思南花灯戏逐渐带有很强的融合性。 

图片

起初是花灯歌舞,多为“二人转”,后到“三人转”,再到多人转。其中《门斗转》《鹰展翅》 等舞蹈动作很有代表性,连歌带舞,十分动人。一男二女,叫“双凤朝阳”,或二男一女,叫“双狮戏球”。旦角叫“幺妹”,男扮女装,扎假发辫,包头巾,着花裙,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执彩巾。丑角又叫“干哥”,反穿皮袄,扎腰带,瓜皮帽子头上戴,右手执大蒲扇。干哥围绕幺妹转,相互旋转唱跳,干哥舞蹈动作丰富多彩。

图片

在明清时期,思南花灯戏活动频繁,在演出的组织形式上多以村寨为主,并建立有灯会,设会长(即灯头),多为族长或闾长担任。到明朝中期,部分灯班已逐步形成为雏形的矮台戏班,后来发展成花灯剧的职业戏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叫业余花灯队,不收取任何报酬,玩灯所获全部用于自身建设。

思南花灯歌舞音乐主要以柔和、抒情、细腻色彩的五声羽调式和善于表现开朗、明快性格的五声徵调式为主干调式,五声商调式和五声宫调式的运用较少,最为基本而又采用最多的曲体结构,除规整的上、下二乐句乐段与“起承转合”四乐句乐段的曲体运用外,更为突出而具特色的是不规整的“三乐句乐段”与“多乐句乐段”所构成的曲体。

图片

思南花灯戏唱腔曲调分灯调、正调、杂调、小调四大类,按传统分为24大类曲牌。由于花灯曲调繁多,风格各异,各地特色不同,因而有花灯音乐“不过寨,不过坡,不过界”的说法,花灯戏曲音乐的传统伴奏乐器不多,但是曲牌却颇为丰富,传统的伴奏乐器有马锣、大锣、二胡、月琴、三弦鼓等。其锣鼓诙谐活泼,它使用的锣比一般锣大而厚,声音坚实洪亮,远播力强,泼辣热烈,抨击时能发出“卜音”给人以乐观、坚实之感。所用的马锣刚脆,声音尖而美,有跳跃之感。常用的锣鼓曲牌有“单打五”“双打五”“风点头”“鹰拍翅”“牛擦痒”“金线吊葫芦”“四面进”等。

作为戏剧形式的思南花灯戏,剧目丰富,其来源有二:一为自创,二为借用。自创剧目有反对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麦粮封官》,反映追求婚姻自由的《郭老么借妻》《巧英晒鞋》,以及反映生活情趣的《全家福》《掉白扇》《浪子薅豆》《双花夹蕾》《南山耕田》《芦花训子》等30多个剧目。除自创剧目外,思南花灯戏中还拥有相当一批借用剧目,这些借用主要来源于当地傩戏、外来辰河戏、川戏。借自当地傩戏的剧目主要有《安安送米》《三孝记》《大孝记》等。


图片

布依族高台狮灯舞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马岭镇瓦嘎村,是一种布依族世代相传的,在高台上表演的民族民间杂技艺术。

图片

作为布依族民间龙灯会的主要节目之一,布依族高台狮灯舞常在春节期间、农闲时、贺新房时表演,也有的人家在婚丧期间表演。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狮子表演队,二是响器表演队。表演时,用6张或8张八仙桌重叠成高台,最顶的一张翻转,四脚朝天,狮子自下盘旋而上,时而转动,时而跳跃,完成翻、滚、叠等惊险动作,直至顶部,再在桌子的四支脚上凌空起舞。值得一提的是,在高台四支脚上表演时,其他地区一般用“摸脚”(即慢慢摸索),而瓦嘎的狮灯艺人则用“跳脚”(即快速准确地跳过去),表现出他们的高超技艺。他们的“响器”(即打击乐)由马锣、钵、堂锣、鼓等组成,打法别致,变化极大,其打法有上百个,新颖别致,变化极大。在黔南地区,流传着“高台狮子数瓦嘎,别色狮子没看法”的说法,这证明了布依族高台狮灯舞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图片

此外,古时也有“避邪狮子引导其前”的说法。相传,“狮舞”于东汉时期传入盘江流域,三国、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在元、明、清各代时期,舞狮活动更加广泛。并且佛经上说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具有镇邪的本领。因此,这种历史上带有宗教色彩的狮舞活动,很早就在兴义盛行,不少的布依村寨,至今还保持着这一活动,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狮子舞。

据当地民间艺人介绍,布依族高台狮灯舞多年前已在瓦嘎流传,而他们学狮子是世代传承,一般从六、七岁学玩“猴子”,之后学玩狮子的各种技法。一百多年来,瓦嘎的布依族高台狮灯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图片

它的表演形式主要以布依族男子扮成“狮子”在搭起的高台上自上而下,凌空起舞,并配以狮子锣(即打击乐)表演。狮子舞一般是“玩平地”,而瓦嘎布依高台狮灯以“上高台”著称,搭台后,先由狮子头“圆台子”,再进行表演。以“杂脸子”(唐僧取经)一套二十余人表演和“大脸子”(沙和尚)、狮子一对、猴子一对上台表演。


(声明:转载来源为中国彩灯博物馆,旨在传递更多信息用于网络分享,若有版权异议及其它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END·


图片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自贡市九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 狮说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