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赏 非 遗 彩 灯·
为了让大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灯文化
我们推出了“云赏非遗彩灯”线上系列活动
今天来到
广东!
东莞千角灯是广东省东莞市特有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源自宋代宫灯,做工非常考究,该灯为纸扎工艺,所制之灯有一千个角、缀有一千盏灯,分灯顶、灯体、灯柱、灯带、灯尾五部分。灯顶八大角上有八条呈腾飞状态的彩龙,灯角垂下二十四条带有刺绣的灯带,灯身由多个不同的立体三角形组成。东莞千角灯是东莞特有的糅合传统手工扎制与书画、剪纸、刺绣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民间工艺瑰宝,代代相传,历史悠久,体积巨大,工艺考究,被称为千古一灯。
据《赵氏族谱》记载,东莞千角灯是东莞赵氏家人制作的,每十年制作一盏新灯,其纸扎工艺并无图纸,也无样本留传,只由师傅口传身授,制好后于正月悬于莞城赵氏宗祠内,供人瞻观。十年后其灯破旧,再重新制作。每年春节,人们观看千角灯,企求添丁,成了莞城风俗。灯顶八大角每个角有三条灯带垂下,一共24条。原有宋代“高宗皇帝之女、孝宗皇帝之姐、光宗皇帝之姑”——赵玉女(1159—1245)手制的24条灯带。灯虽不断重制,而灯带仍为宋物,一向由赵家珍藏,直到20世纪60年代被毁。
千角灯本是流落定居于东莞的赵宋皇族后代家传的巨型彩灯,新中国成立后,仅有三名艺人承传了其制作工艺,后只剩张金培一人熟知制作,并改进了千盏小灯的用材,由古式灯芯燃烧的油灯盏到煤油灯,再改用电灯泡。
▲张金培(右)正在教张树祺(左)制作千角灯。(图片来源:央视网)
张金培之子张树祺自小学习千角灯制作,2004年曾全程跟随张金培、尹泉两位老艺人,历时8个月制作完成一盏东莞千角灯。其制作千角灯,既延续了传统的方式,同时也融入现代元素,其以竹篾制作的千角灯骨架,善于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结构,使得整体骨架十分牢固,特别是其将灯体改良为可拆装形式,为宣传、展示千角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年来,支持对千角灯艺术的抢救性保护,并通过言传身教等方式将其手艺传承给弟子,为东莞千角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05年,其参与制作的“千角灯”在中国沈阳国际新春灯会中华彩灯设计大赛中获“山花奖”金奖第一名和“中华第一灯”美称。2006年,千角灯参加第二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获金奖。
佛山彩灯是中国传统灯彩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岭南民间艺术的代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佛山彩灯俗称“灯色”,是佛山民间艺术与当地习俗结合而成的工艺品,以佛山独有的铜凿衬色剪纸作装饰,纹样丰富,工艺精致,色彩艳丽,灯型千姿百态。
▲馆藏佛山彩灯:五彩鱼鳞灯
明代的佛山手工业、商业十分发达,人民生活安定,流传于中原的元宵灯会、中秋赏灯等民俗风尚也在佛山兴起,彩扎工艺应运而生。彩灯成为民间秋色盛会、元宵灯节、中秋节等民间节日习俗必不可少的项目。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明代佛山出秋色习俗就已经有“纸马火龙”、“柚灯纱笼、沿途交映”的情景。
▲杨玉榕作品:墨鱼骨灯
民俗的兴盛带旺了佛山的彩扎行业,从明代至民国时期,佛山彩扎行业十分兴旺。清道光版《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扎作行,本乡扎作极有名,人物故事尤精,外乡多来购之,又有不倒翁为行酒令之具,外省销流极广。”20世纪30年代,佛山扎作行业仍有邓忠记、升泰、罗泽记、潘沃潘焯等十余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佛山灯色扎作店大部分倒闭,艺人四散逃荒。新中国成立后,佛山市政府十分重视民间工艺,于1956年建立了民间艺术研究社,吴球、邓辉等灯色艺人先后入社,现民间艺术研究社灯色车间有近百人从事彩灯扎作工艺,彩灯工艺重获新生,得以传承和发展。
佛山彩灯以工艺精细著称,艺术表现既细腻又夸张。民间艺术社制作的龙船灯,高三层,雕梁画栋,龙船内还有整套的彩扎人物以及台椅陈设,十分精致美观,可称得上是工精艺绝,极富艺术性和欣赏性。
在佛山,灯笼行业被称为“通明行”,这源于它的行业联语:“巧制玲珑凭竹织,通明光亮现花纹。”佛山彩灯品类丰富,最具特色的主要有六大类:大型彩灯与头牌灯、人物故事组灯、彩龙、年宵彩灯、中秋彩灯、灯笼,分别归属扎作、灯笼两大行业。另外,还有佛山独有的秋色特艺灯,是随着佛山出秋色习俗而兴起的民间自娱自乐的手工艺品。
佛山彩灯制作分设计、扎廊、扪衬、装配四大工序。在“扪衬”工序中,佛山彩灯主要用佛山独有的铜凿衬色剪纸作图案纹样装饰,使用的纹样以民间喜爱、寓意吉祥的龙凤、金钱、寿字、万字、牡丹花卉、瓜果、以及各种几何图案等等,富有岭南文化艺术风格和典型的佛山地方特色。
潮州花灯主要分布于潮汕地区,其产生的确切年代已很难考证,但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新安佘民刊本《荔镜记》第六出《五娘赏灯》中已多处描写潮州城(旧称“潮州府城”)游花灯情景,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潮州歌册《百屏灯》从“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凤仪亭,貂蝉共伊在戏耍,吕布气到手捶胸。”一直唱到“九九摘印潘仁美,百屏拜寿郭子仪。”足见潮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馆藏潮州花灯:走马灯
潮州花灯的产生和发展与祭祀活动息息相关。古人为慰死者之灵魂,于是,“纸船明烛照天烧”,使死者在冥路上有个伴儿;为使祖先们在阴间生活幸福,扎制童男童女,衣服袍帽,饰物用品,供他们“使用”;为庆祝风调雨顺,丰收喜庆,人们扎上高大雄伟的“安济圣王”等神像,挂上宫灯花篮,顶礼膜拜,感谢神恩,祈求平安。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天,在个别地区仍很盛行。
▲潮州花灯:织绣迎春
潮州花灯的制作工艺比较繁复。不同品种的花灯,其用材、制作过程均有差异。潮州花灯制作材料主要有竹、铅线、丝纸作骨架,用绸缎、丝绢、花边绣品,其制作过程一般包括构思、扎胚、装裱、装饰、组装几个环节。它集彩扎、彩绘、剪刻于一身,特别是融合了潮州特有的潮剧、潮绣、泥塑等多种艺术元素,造型精巧多样,文化内涵丰富,乡土特色浓郁,自成体系,别有一格,是古老潮州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岭南灯彩艺术的奇葩。
▲ 挂灯
▲ 屏灯
潮州花灯分为挂灯和屏灯两大类,前者悬挂用,后者陈设于案台。挂灯采竹篾、铅丝、木板条等为原料,扎作、搭制成各种灯色骨架,裱糊上白纸、纱绸,然后彩绘画图其上,题材多为小说故事、岁时花果之类。屏灯是安装屏座之上,并罩以玻璃框罩,四面可观赏,又称纱灯。题材多为故事人物,采立体造型,形成一组完整的戏台演出之场景。
灯杆彩凤习俗是揭东区东部港畔、云南、龙砂,枫口和陇埔等村落的江氏族人祭祀其太始祖、南宋爱国名相江万里的活动。当地传说,龙砂江氏十一世祖时,曾有族人见彩凤栖于竹林,后得吕纯阳与李铁拐相助除妖,自此合族太平安康,故江氏后裔将祭祀祖先与尊奉吕李二仙的活动结合起来,世代相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现江氏祠堂中仍留有“港边渔火腾双凤,畔上柳风策六鳌”的古代楹联为证。
南宋末年,元军攻南宋王朝,左丞相兼枢密使江万里带兵守饶州城,因敌我力量悬殊,饶州失守,胞弟江万顷被杀,江万里带家人投止水池殉国。宋亡后江万里三弟江万载和江万里的次子江铸、三子江镗随文天祥、陆秀夫等扶幼帝入闽,继续与元军战斗。历经战火的江万里子孙先后几经辗转,栖身潮州开元街,后来孙子江汝祖带其子江恬息隐居揭阳龙砂。其时,他们怀念抗元殉国的先祖江万里,可是又不敢正面纪念,暴露身份。后来想到江万里生平喜凤,就用升彩凤的形式来纪念,表示不忘祖辈。从元朝末年开始,居住在龙砂的江氏后裔就用“竖灯杆、升彩凤”的形式来纪念先祖江万里,这种习俗沿袭至今。
▲灯杆彩凤习俗非遗传承人——江炳辉
灯杆彩凤习俗12年举行一次,每到祭祖之年,江氏家庙的理事要到村中古庙占卜择日,主祭期多选择在秋收之后农闲时段,祭祀活动持续一个月。灯杆彩凤习俗为一户一杆一彩凤,是用一根10多米长的毛竹,保留竹叶、竹尾,其上挂灯笼,灯笼上方挂着一只五色“彩凤”, 凤身、凤尾披上绣有金色丝线的红绸缎,其上有“吉祥”、“幸福”等字样,凤头下挂着风铃,风一吹,“彩凤”转动,铃声清脆悦耳。
彩凤多由村中木工、漆匠、铁匠、裁缝等合作制成,以硬木、铁皮和绸缎为原料,全身长60-250厘米;竹竿上保留竹尾、竹叶,寓意“凤栖梧桐”。灯杆多置于住宅前面空地或墙壁旁。竖灯杆、升彩凤前,需斋戒一日以示虔诚,待到太阳落山时,各家各户鞭炮齐鸣,在鞭炮声中拉升彩凤,接上电线,点亮灯笼。每逢江氏祭祖期间,当地数个村落中,白天彩凤飘飘,铃声悦耳;夜晚彩凤烁烁,汇成一片绚烂多姿的灯海,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声明:本篇文章转载至中国彩灯博物馆,旨在传递更多信息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它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